当前位置:首页>政务>政策解读
浑江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0-07-23   信息来源:浑江区生态环境分局   收藏
白山市浑江区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说明(2020-2035年)

  一、规划背景
  按照《吉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吉办发[2018]16号)、《吉林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吉环发[2019]1号)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白山市浑江区实际,对白山市浑江区4个镇2个街道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摸底排查和问题梳理,提出进一步提标改造的计划及健全的运维管理模式,达到吉林省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总体目标的要求。
  二、规划目标
  到2025年,完成白山市浑江区各乡镇污水明渠、氧化塘及人工湿地建设,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敏感区等周边乡镇及村屯生活污水治理措施覆盖率不低于50%,污水收集、集中处理率不低于60%,污水处理设施达标排放率不低于80%,污水资源化利用率60%。对部分工艺相对落后的和处理能力不足的终端进行提升改造,对城镇周边的村屯,修建集水池,通过外运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对化粪池漏损或无化粪池的农户进行改厕,完善“五位一体”的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体系,初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
  到2035年,持续修复或新建村内明渠、污水处理设施及卫生厕所,使受益村庄覆盖率不低于90%,污水收集、集中处理率不低于80%,污水处理设施达标排放率达到100%,污水资源化利用率90%。确保农村水环境进一步改善。提高治理设施专业化运维比例,培育多支专业化运维团队,形成农村生活污水运维市场化机制
  三、治理方式选择
  1、集中纳管处理模式:主要针对近期市政排水管网能够到达的村庄,重点进行管网建设,实现雨污分流。
  2、以村域收集的相对集中型治理模式:对于人口聚集、无法纳入市政管网的村屯,在村屯内修建明渠、截流井及收集池,收集后的污水统一运送至镇区污水站处理。
  3、资源化利用模式:产生量很少的采取明渠自然排放至附近坑塘或修建新型旱厕,定期清掏进行资源化利用。
  四、建设内容
  本次规划白山市浑江区农村拟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共建明渠2000km、集水池56个、氧化塘7座、人工湿地7座。5Km范围内的用运输车收集运输,超出5Km范围人口较少的进行改厕。预期每个村屯内建集水池,约65座。在三道沟镇的龙山湖风景区和七道江镇的青山湖风景区,拟建2座污水站,修建管网25km.城镇5个社区(龙湖社区、兴盛社区、富强社区、江泰社区和宏达社区)建污水站4座,河口街道和板石街道共3个社区直接排入浑江区市污水处理站的管网。建制镇的污水厂建设由白山市浑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不在本次规划范围内,因此不考虑投资。由于白山市浑江区农村和建制镇混居,所以由白山市环境生态保护局浑江区分局和白山市浑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划分,规定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在2公里范围内的农村人口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2公里范围外的排入人工湿地+氧化塘。
  五、 总投资估算
  拟建污水站中建制镇(5个社区:龙湖社区、兴盛社区、富强社区、江泰社区和宏达社区)污水站建设隶属于白山市浑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因此本次规划投资估算不考虑建制镇污水站投资。规划总投资16320.6万元,其中近期规划投资14110.6万元,远期规划投资2210万元。
 

 

  




(责任编辑:丁梅)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