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路上我们并肩前行 ——浑江区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时光荏苒,七道江镇旱沟村修了路,亮起了灯,地里挂起了富硒木耳吊袋,养起了生态黑毛猪,带动全村29户58人脱贫;三道沟镇三岔河村长白山野生猕猴桃种植面积拓宽至160亩,与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签署共建协议,成立了乡村旅游合作社,带动全村14户36人脱贫。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浑江区从“一个也不掉队”的目标出发,55名下派“第一书记”、43个帮扶单位、2个驻村工作队,立足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扎实有效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16年,全区43户94人实现脱贫。
“三制”保障扶贫实效化
建立脱贫攻坚帮扶机制。
以组织为保障、以制度为约束、以效益为目标、以脱贫为前题,构建四位一体帮扶体系。全力发动,全员参与,实施区级领导包保、部门及企业合力包户的包保脱贫责任制,帮扶领导及部门亲自帮助谋划项目,争取政策、资金,确保帮扶力量充足、动力持续。
建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
整合帮扶资金“打捆”使用、突显叠加效益,整合各项扶贫资金,对优势产业进行帮扶,形成有效“聚焦”,进一步加强各类专项扶贫政策资金的整合力度,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
健全扶贫监管机制。
严格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确定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标准、程序、核查办法,做到全程公开、有序退出。建立差异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对贫困村率先实行脱贫导向考核机制,通过月调度、季督查、年总结的方式,追责、问责,做好整改。
“五建”构造扶贫大格局
建设产业扶贫项目。浑江区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启动实施白山市启弘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七道江镇旱沟村生态黑毛猪养殖项目、七道江镇旱沟村吊袋木耳种植项目、三道沟镇三岔河村长白山野生猕猴桃种植项目、三道沟镇三岔河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旱沟村思源天然饮用水开发项目六个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建设,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筑牢基础。
建设基础设施项目。为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现道路硬化、卫生净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让群众从生态环境改善中得到更多实惠。2017年全区实施“三大工程”,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共计划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项,其中路桥及巷道建设项目4项、水利项目1项、村内配套设施建设项目2项,预计总投资950万元。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精神,结合三岔河村实际情况,投资257.3万元,对三岔河村一社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同时,完善巷道、排水沟渠、路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金融扶贫工程。根据《吉林省扶贫金穗脱贫贷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要求,与中国农业银行八道江支行签订了《金穗增信脱贫贷风险补偿基金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扶贫贷款工作。浑江区出资脱贫贷贷款风险补偿基金200万元,按照放大10倍融资贷款2000万元,将惠及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及相对贫困户300余户。中国农业银行八道江支行已与旱沟村、西村等村合作社签订了项目贷款协议,已对符合贷款条件的旱沟村7户贫困户发放了信用贷款。
建设教育、医疗、保险救助工程。全面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加大“春蕾计划”和社会助学支持力度,已完成对18名贫困学生资助的对接工作;有效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医疗费用比例达到70%以上,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实现应救尽救;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签订了疾病保险兜底保障协议,出资5万余元为贫困人口购买了小额补充保险,贫困人口因疾病产生医疗费用,由农合、大病保险补偿后,再由扶贫小额补充保险进行兜底补偿,最高补偿比例达到85%,全面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难题。
“五助”合力扶贫齐攻坚
助力产业项目建设,增强产业“造血”功能。着眼“退粮进特”,发挥区域独特的生态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并通过企业带动、能人带头,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特色的发展格局。积极探索新产业项目的立项和开发,以点带面,将成熟的产业项目在全区范围推广。助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美丽乡村行动。发挥行业扶贫优势,改善贫困村屯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美丽乡村,让群众从生态环境改善中得到更多实惠。
助力新能源光伏产业建设,确保项目早日建成达产。协调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启弘新能源公司15MW(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广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采取“村集体+光伏企业+农户”合作共建的方式,为贫困户免费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助力出电商扶贫平台建设,打造特色扶贫新模式。以乡村电商服务站为载体,实现农村与城市的有效对接,通过网络电商平台,帮助农民购买生产生活资料,同时将本地特色农副产品实现线上、线下销售,增加销售渠道,创造就业岗位。助力社会保障建设,完善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有效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医疗费用救助比例达到70%以上,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实现应救尽救。
(责任编辑:路洋)
初审: 复审: 终审: